尊龙凯时官网入口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尊龙凯时官网入口 > 新闻动态 > 巩俐曾坦言:有个儿子,非张艺谋亲生,实则是善心收养的失聪儿童

巩俐曾坦言:有个儿子,非张艺谋亲生,实则是善心收养的失聪儿童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6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差了11分,她竟然逆袭成功考上了中戏。

1985年初夏,全国高考的考场刚刚安静,巩俐也是那群考生中的一员,那时候她参加的是全国统一高考,心里想着能考上艺术院校,圆梦当演员。几天后,成绩一公布,现实一下子给了她重重一击,她的分数比艺术院校的录取线足足低了11分。

就在巩俐的名字差点和录取名单无缘时,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办却展开了一场特别的讨论。虽然她的高考分数没达到录取要求,但在之前的面试中,她的表现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那次面试是在高考前的几个月,巩俐站在考场正中,面对老师们的目光,演绎了一段指定的片段。

她的举动十分自如,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独特的灵动,连那位负责记录的老师都情不自禁地多看了她几眼。招生组的老师们核对完她的资料,互相对视了一下,立刻决定不能轻易放弃这个考生。他们放下手上的事情,拿出纸和笔,开始认真撰写一份报告。

老师们在报告里详细记下了巩俐在面试中的表现,特别提到,艺术院校的招生不能仅仅聚焦分数,更要关注考生的才华和未来的潜力。报告一完成,立即被小心翼翼地装入信封,送到上级主管部门——文化部艺术教育司的办公桌上。在审核过程中,文化部的工作人员显然被中戏老师们的真诚和理由打动,决定给这个差11分的考生一次机会。

不久后,一封印有中央戏剧学院红章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巩俐的手里。那年秋天,巩俐背着简单的行李,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。火车慢慢驶入北京站,她提着行李下车,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,终于来到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校门口。

《红高粱》:那是一段一鸣惊人的旅程开始。

1987年,巩俐接到了拍摄《红高粱》的邀请。这部电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的,由张艺谋执导,拍摄地选在了山东高密。拍摄的过程可不简单,剧组在烈日下忙碌了几个月,巩俐每天都穿着粗布衣服,顶着风沙完成一个个戏份。

影片搞定后,1988年2月,《红高粱》被送到了第38届柏林电影节参展。评审团最终将金熊奖授予了这部作品,这也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这一大奖。巩俐作为主角,虽然没直接拿奖,但她的表演让观众深刻记住了这个年轻的中国演员。

《红高粱》的成功,让张艺谋和巩俐的合作紧接着又开启了新篇章。1989年,他们联手推出了《代号美洲豹》,虽然反响不算热烈,但1990年的《菊豆》很快就打破了这种平淡。这部电影不仅入围了第6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,巩俐在影片中饰演的那个被命运压迫却顽强不屈的农村妇女,演技细腻到位,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。

1991年,巩俐又一次和张艺谋携手合作,推出了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。这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荣获银狮奖,她的名字瞬间在国际上大放异彩。接着,1992年的《秋菊打官司》更是惊艳四座,她凭这个角色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,成为首位摘得这项荣誉的中国演员。影片还收获了金狮奖,让中国的乡土题材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。1993年,她更登上了《时代周刊》的封面,成为首位获得如此曝光的华人演员。

1989年,巩俐和张艺谋的恋情公之于众,这对情侣从片场走到生活成了娱乐圈的热议话题。他们的感情随着电影合作愈发加深,谁也没想到年到1995年,一切都画上了句号。那年,他们完成了《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》的拍摄,电影背景设在上海滩,巩俐在片中饰演的小金宝是一位风情万种却命途多舛的歌女。影片杀青之后,张艺谋却宣布了与巩俐的分手,二人八年的感情和合作就此结束。

“私生子”事件引发了不少讨论,但在真相背后,其实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温情。尽管外界的声音铺天盖地,许多人对此风波指指点点,但这背后关乎的,往往是家庭之间的复杂情感和彼此的理解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正是在这样的纷扰中,我们才能看到那些真挚的情谊和深刻的爱。最终,理解和包容常常是解决误会的重要钥匙。

2003年夏天,巩俐从国外飞回北京,身边跟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。小家伙戴着助听器,走路时一直紧紧拽着她的衣服。第二天,各大娱乐报纸的头条都被“巩俐私生子”的消息刷屏。照片中,男孩瘦弱的身影和巩俐肩并肩走,瞬间成为媒体热衷解读的焦点。

接下来的几天,记者们穷追猛询,想搞清楚那个小男孩的来历,各种猜测满天飞。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,巩俐却一直保持缄默,既没有接受任何采访,也没出来澄清。这事儿就成了当年娱乐圈的悬案,直到12年后真相才渐渐浮现。2015年,巩俐在录制《鲁豫有约》时,首次提到这个男孩。她眼含泪水,说:“这个孩子叫高炘,是我在拍《漂亮妈妈》时遇到的聋哑儿童。”

故事得追溯到1999年,那一年,巩俐接下了电影《漂亮妈妈》。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位单亲妈妈和她的聋哑儿子的情感故事,巩俐在片中演绎的角色是孙丽英。为了让角色更真实,她坚持要找个真正的聋哑儿童来饰演那个儿子,而不是用普通演员来代替。剧组随后联系了北京市聋哑学校,经过一番筛选,最终找到了七岁的小高炘。

这小伙子刚做完人工耳蜗手术不久,第一次见面时,高炘坐在教室里,巩俐便递给他一张纸和一支笔。他低头写下了“我想当飞行员”这几个字,字迹特别整齐,纸上连个涂改的痕迹都没有。巩俐看了看这纸,点了点头,心里就决定是他了。拍摄从1999年夏天开始,整整持续了几个月。巩俐每天比剧组规定的时间早到两小时,带着高炘玩拼图,亲自陪他练习。

拍摄过程中,有一幕是母子之间争吵,安排在下午进行。导演一声“开始”,巩俐就按剧本提高了声音,高炘站在她对面,愣住了几秒,随后突然挣脱了她的手,跑出了镜头。藏到道具间的他背对着大家,肩膀微微颤抖。剧组立马停下拍摄,巩俐跟了过去,发现高炘正在抹眼泪。他还以为戏里的争吵是真事,心里害怕巩俐真的怒了。

1999年秋天,《漂亮妈妈》终于杀青,剧组在片场简单办了个收工仪式。那天,高炘抱着巩俐送他的玩具飞机模型,走到她旁边,抬头问了一句:“以后还可以叫你妈妈吗?”《漂亮妈妈》在2000年上映,巩俐凭这部片子获得第24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,而高炘的表现也让大家铭记这个特别的孩子。

超越血缘的母爱:经历26年的温暖陪伴

2000年春节,巩俐特意安排了去广州的行程。她带着一套崭新的《百科全书》,坐着火车南下来到了高炘的家。巩俐发现,高炘写字时只能趴在床上,连个像样的书桌都没有。回到北京后,她立即联系朋友,托人定制了一套专用的课桌椅,专门送到高炘家。从那之后,巩俐开始定期给高炘的家庭汇款,支持他的语言康复训练。

2004年,巩俐拍了部叫《爱神》的电影,这个作品是由三段短片组成的,正好在当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放映。巩俐参与了其中一段,凭借她细腻的演技和其他主创一起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。颁奖那晚,庆祝宴会在威尼斯的一家餐厅举办,巩俐收到了高炘发来的短信。短信里写着:“妈妈拿奖杯的样子像超人。”那年高炘才11岁,已经会用手机发信息了。

2005年,巩俐接下了好莱坞的大制作《迈阿密风云》,日程排得满满的。不过那年夏天,高炘要升入初中了,入学仪式定在8月底。为了这个重要的时刻,巩俐特意请假,从美国飞回中国,赶到广州参与仪式。她看到高炘穿上新校服,正式成为初中生,心里满是欣慰。到了2015年8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新生报到,高炘成功考上了航空工程专业。

外界对她的了解其实不多,想不到在2008年,她曾拒绝了好莱坞大片《007:皇家赌场》的邀约。当时高炘正准备中考,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,正好和电影拍摄的时间撞上。巩俐在收到邀请后,仔细看了日程,最终决定谢绝制片方,选择留在国内陪着高炘复习备考。

在事业的高峰期,她依然选择低调,展现了母爱的真谛。尽管名气大,光环加身,她从未让工作占据与孩子相处的时间。即使日程再紧张,也总能腾出时间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,给予他支持和鼓励。她深知成功背后有着家庭的温暖,这份低调的付出,正是母爱的真实体现。

2014年,张艺谋在忙活电影《归来》,这可是他自1995年《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》之后,首次跟巩俐再度携手。拍摄之前,张艺谋和编剧一拍即合,决定要加一段女主角使用手语的戏。这段戏设置在影片中段,由巩俐饰演的冯婉瑜用手语和女儿进行交流。在拍摄现场,她练习得相当流畅自然,这些手势可都是从高炘那学来的哦。

巩俐为了能和高炘更好地交流,多年来学会了基础的日常手语,这段戏也算是她和高炘关系的延续。《归来》在2014年5月于戛纳电影节首映,后来在国内上映,她的表演收获了大家的好评。

2015年,巩俐凭借《归来》在金马奖和金像奖上大获全胜,这也让她在国际影坛上树立了标杆。同时,她对高炘的支持总是坚定不移。2015年,北航的新生报到后,高炘开启了大学生涯,除了学习航空工程,还积极参与了空手道社团,几年后顺利获得了黑带认证。

巩俐每回国探望高炘时,总会带回他在学校里获得的奖杯和证书。2018年,高炘亲手做了一个航天模型,作为礼物送给巩俐,后来这个模型就摆在了她在巴黎家中的书房里。现在,她定居在巴黎,那间书房成为了高炘成长的见证。书架上摆满了他的空手道奖杯和航天模型,窗台上还放着一架褪色的玩具飞机,那是1999年《漂亮妈妈》杀青时她送给高炘的,26年过去了,它依旧在。



Powered by 尊龙凯时官网入口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